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,张斌贤和周洪宇继续对教育史学的发展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入探索。张斌贤发表了《探寻教育史学科重建的出发点》①《从“体系时代”转向“问题时代”: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振兴的路径》②,继续寻找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出路问题,并试图给出可以尝试的路径和方法;周洪宇则出版了学术专著《创新与建设:教育史学科的重建》③,逐步形成了关于教育史学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,为新时期教育史学科的重建指明了可以努力尝试的学术方向。同时期其他教育史工作者也展开了教育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,初步形成了关于教育史学理论的学术共识,并成为指导教育史学科重建的重要理论力量。正如学者们指出的,作为“中级理论”的教育史学理论在成为学术关注的热点的同时,也标志着中国教育史学科自身发展的理论水平的提升,体现了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。
二、以三分法为出发点的教育活动史研究
周洪宇任总主编、申国昌任副总主编的八卷本的《中国教育活动通史》,是以倡导三分法为出发点的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。正如《中国教育活动通史》的“总序”所言:“百余年的中国教育史学发展历程中,尽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,如《中国教育通史》《中国教育思想通史》《中国教育制度通史》《中外教育比较史纲》等几套大部头通史以及各种专题史相继面世,但就总体而言,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两个方面,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形成了思维定式,仿佛教育史只包括这两大领域。殊不知,还有更为基础、更为重要的一块内容,那就是教育活动史,而长期以来置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。我们意欲本着‘史论结合’‘古为今用’的原则,重点研究教育活动史,以补过往研究之缺失。试图通过大量第一手史料来构筑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教育活动的轮廓,梳理教育活动历史脉络,力求生动再现活动层面的教育历史,总结不同时期教育活动的特点与规律,找寻历代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基点与源泉,重塑教育历史的完整图景,重构教育史学的学科格局,并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历史借鉴。”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