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典制史撰述上,《续文献通考》有三个方面是很突出的。首先,是门类的增多,唐代杜佑撰《通典》,全书分为9门。元初马端临认为:“杜书纲领宏大,考订该洽,固无以议为也。然时有古今,述有详略,则夫节目之间,未为明备,而去取之际,颇欠精审,不无遗憾焉。”[103]根据这一认识,马端临所撰的典制史《文献通考》,全书分为24门。王圻撰《续文献通考》,在这24门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节义、谥法、六书、道统、氏族、方外诸考。这六考中,谥法、六书、氏族等目,已见于郑樵《通志》的《二十略》;节义、道统、方外等目,是王圻所创立的。典制史之门类这种逐步增多的趋势,确如马端临所说,是“时有古今,述有详略”的客观需要。这里,包含着史学发展与历史发展之相互关系的认识。王圻所增节义一门,反映了明代社会统治者在思想领域的特点;所增道统一门,一方面是反映了“世教”的需要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学人对思想的历史萌生了全面考察的要求;所增方外一门,反映了佛、道在社会生活中还有相当大的影响。王圻于各门之下,有的也增设了细目,往往反映出当时国计民生的迫切问题,这在下文还会论到。
相关影视:钢的琴 高清